|
当前位置:首页 > 十四五解读 |
《关于继续加大中小微企业帮扶力度加快困难企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措施》政策解读 |
来源:北京市人民政府 时间:2022/5/18 |
《若干措施》包括4方面18项措施。初步测算,18项措施将惠及160多万中小微企业,资金总规模约1300亿元。主要内容概括起来就是“三减三补两保障”: “三减”就是通过减税费、减房租、减疫情防控支出降低中小微企业经营成本。减税费方面,主要是按照要求进一步加大增值税期末留抵退税政策实施力度,按照50%税额幅度D格减征“六税两费”,将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G到100%等。减房租方面,主要是对承租京内国有房屋的在京注册或在京纳税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减免3个月房屋租金,对被列为疫情中G风险地区所在区国有房屋减免6个月租金。减企业疫情防控支出方面,主要是对餐饮、零售、巡游出租车、外卖、快递行业以及从事进口非冷链货物相关经营活动的中小微企业免费开展员工定期核酸检测,具体从业范围与本市疫情防控政策确定的“10+3+3”重点行业人群核酸筛查相衔接,所需费用符合规定的由医保基金支付,其余部分由市区财政共担,执行过程中依托“应检尽检”体系落实。 “三补”,就是通过贷款贴息和担保补偿、科技型企业创新补助、受疫情影响突出行业补贴帮助中小微企业解决发展难题。贷款贴息和担保补偿方面,主要是将受疫情影响突出行业企业的贷贴息比例从20%提升至40%,同时设立普惠(中小微)融资风险补偿资金池,对担保机构新增小微企业融资担保业务实际发生代偿总额给予G20%的补偿,力争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担保费率降至1%。 “两保障”,就是通过建立稳定产业链供应链协调机制和中小微企业帮扶政策落实机制为中小微企业恢复发展提供保障。建立稳定产业链供应链协调机制方面,主要是切实做好货运物流保通保畅工作,全力打通运输堵点,针对突发疫情导致的外省市上下游配套企业停工停产问题,积J对接有关部委协调平台,发挥京津冀协同发展等跨区域协调机制作用,推动配套企业尽快复工复产。建立中小微企业帮扶政策落实机制方面,抓好全市中小微企业数据库的统筹和完善,开展中小微企业经营状况抽样调查,定期开展政策落实督查评估,打通政策落地“后一公里”。 《关于继续加大中小微企业帮扶力度加快困难企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措施》政策解读
|
信息推荐 |